莎士比亚曾说:“黑夜无论怎样悠长,白昼总会到来。”人生短短数十载,往往是顺境与逆境同在,幸福与苦难同行。
糊涂的人,在顺境中享乐,逆境中消磨,幸福中放纵,苦难中沉沦;
真正的强者,并非是有出神入化、颠倒乾坤的本领,而是能守住自己的心,低处渡己,高处渡人。
低处渡己
主持人马丁说过一句话:
每一个强大的人,都曾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、没人支持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。
人这一生,难免有孤独落魄时,身后无山可靠,周围无人可依,只能独自挣扎,艰难前行。
“竹林七贤”阮籍,在他三岁时,父亲便去世,留下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。因此,他非常感激曹丕的帮助。他为曹丕最终能够接替汉室政权而高兴,但又因曹丕胁迫汉献帝禅让帝位而痛苦。
他从小便立志,要做项羽、刘邦那样的济世英雄,却因官场上那些道貌岸然、不守规则之人而气愤。
他哭过,骂过,醉酒过,但心中的苦闷与绝望并没有因此宣泄,反而越发痛苦。
最后别无他法,他开始潜心写诗,将自己沉浸于诗词创作中,以此来治愈心灵的伤痛。阮籍这一生一共写了八十二首咏怀诗,而他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洗涤内心,最终走出阴霾。
然而生活中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阮籍一样,能在磨难中坚强,苦难中自渡。
但若任由自己深陷其中,向下沉沦,难免会身心交瘁、精疲力尽,从而失去继续攀登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。要知道,身在低谷,无人可靠是常态,懂得自我救赎,才是破局之道。
正如《送你一匹马》中写到:
心之何如,有似万丈迷津,遥亘千里,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,除了自渡,他人爱莫能助。
身处黑夜,与其等待他人相助,不如独自摸索前进,待到时机成熟,便可重获新生。
真正厉害的人,都明白,有了低处时的默默蓄力,才能有来日的出类拔萃。
高处渡人
《旷怡亭口占》中有一句诗:“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。”这世间最好的修行,莫过于见识了生活的大风大浪,还能不忘释放善意,向他人施以援手;历经了生活的磨难困顿,仍有一颗悲悯之心,帮扶他人。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,虽名扬天下,但却极少为人写字。一次,他散步路过山阴城桥,遇见了一位贫苦的老婆婆,提着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桥上叫卖。竹扇很简陋,没什么装饰,也少有人问津,老妇人十分着急。“您这竹扇上没画没字,当然卖不出去,可否让我题上字,试试?”于是王羲之自顾提起笔来,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五个大字。老妇人见此,满脸怒气,责怪王羲之把她的扇子弄脏了,这下更没人买了。王羲之却告诉她说:“您只说这是王右军的书法,每把扇子可要价一百钱。”说完便离开了。老妇人无奈,只好按照他的话去卖,不想众人知道后竞相购买,一篮子竹扇很快被抢购一空。在旁人看来,这或许只是王羲之的举手之劳,但对于老妇人来说,却是帮她解决了一时的困境。面对他人的困顿无助,我们不妨伸手扶一把,既是为他人解决了难题,也是为自己赢得了美誉。看过一句话:“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,你为别人撑的伞,都会化作来日躲雨的屋檐。”有时候,我们的一个小小善举,便能为他人排忧解难,渡过难关。